寒灿注视着窗外的世界,此时正是开春之时。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于是,窗外的莘莘学子们正忙碌着,抱着书在学校内飞奔的,捧着书在树下啃的,操场上锻炼的,走廊里还有各种匆匆的脚步声。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太多东西要学,进入大学的门槛虽然不高,但挂了科丢了学分也是会无法毕业的,而关键是如果没有把学科基础学习扎实,将会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发展带来困难。
寒灿深知自己必须把这些无趣的东西学好,但奈何想到那些结构学公式,那些繁杂的参数,十分的干劲就去掉了九分,幸好自己只需要花一分的干劲就可以过关。寒灿将这个原因归结于自己对结构学天生的灵感,或者说是天赋?
寒灿眯着眼透过窗外密集的树叶,看着远处树下一群晃动的身影,那是运动馆旁的一块空地,时常有些学生在那里进行活动。今天天气很好,天很蓝,天上只有几丝白云,连隐藏在灿烂春光中的巨月的轮廓都能看清。这几天正好是满月的时候,碰巧又是刚开学,所以运动馆旁的空地上,无课的学生们正在进行一些测试。
寒灿看着那群学生中一个蓝色的身影,这个身影是那么的刺眼,比春天的阳光还要刺眼。因为其笔挺的身姿周围5米内没有人敢靠近。突然,人群鼓噪了起来,刚做完测试的男学赢得了周围人群的一片叫好声,满脸得意的回到人群之中。然后蓝色的身影平静的走上前去,因为他是下一个。刚才那个满脸得意的男生立马收敛了心中的兴奋,低下头来不敢注视着迎面走来的身影,周围的人群似乎也感觉到了一丝寒冷,渐渐安静下来。
“今天是行星起源学的第一堂课,相信大家课前都进行了预习,嗯……寒灿,你来讲一讲我们的行星起源。”教师里响起罗教授温和的声音。
暖洋洋的阳光照射在窗台上,窗外的景色就犹如加了边框的画卷般镶嵌在教室墙壁上,寒灿突然觉得窗框就像一个不分内外的牢笼,将窗内的自己和外面的整个世界都一起囚禁起来。
罗教授姓罗名梭,为人温和,讲话声音不大不小,不管多大多小的事,都是一副慢条斯理的样子。罗教授也负责基础结构学,早在上学期时,就是寒灿的老师。罗教授知道寒灿老是心不在焉,奈何寒灿的理论课学习成绩中上,罗教授可以感觉到寒灿学得很轻松,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但寒灿整天一副懒散的样子,罗教授也毫无办法。
旁边的同学用手腕碰了碰他,寒灿似乎才刚回过神来,有些可惜地收回远处的目光。
寒灿知道这难不倒自己,因为这不是令人头痛的结构学,不是那些冗长的公式,这只是行星的历史而已,前几天自己刚看过一遍的课本,只能说这个问题对自己来说没有任何难度。
教室里响起寒灿平和的声音,“我们所在的星系叫做永恒星系,中心的恒星叫做永恒星,而我们脚下的行星就叫赛恩斯星。亿万年前,赛恩斯星是永恒星系第四近日星,运行在较高的轨道上。而第三近日行星是一颗小行星,其运行轨道离赛恩斯星不远。赛恩斯星最初是一颗表面几乎为半液态行星,当时还没有生命出现,而且因为距离永恒星较远,光照等条件也没有达到能够产生生命的条件,没有稳定大气层的保护,昼夜温差太大,行星表面充满了各种高能射线、暴风、闪电。”
寒灿说得有点渴了,咽了一口口水,继续讲到:“嗯……据科学家们猜测,有一颗永恒星系外的巨星陨石,其质量和体积可能达到某些小行星的水准,并以极高速的速度撞向赛恩斯星,此时赛恩斯行正要发生日蚀。也就是说,永恒星-第三近日星-赛恩斯星快要排成了一串,陨石撞击赛恩斯星后,不仅改变了赛恩斯星的地貌,使赛恩斯星近三分之一面积惨不忍睹,而且将赛恩斯星推向了当时的第三近日星,并成功的将第三近日星捕获为赛恩斯星的卫星,也就是现在的巨月!从此永恒星系的7颗行星就少掉了1颗,成了6颗,赛恩斯星从第四近日星变成了第三近日星。而陨石并非垂直撞击赛恩斯星,而是以某个角度撞击赛恩斯星,导致撞击面积较大,不规则稍长状陨石的其中某个边缘部分在撞击后,分离了出去,形成了现在的暗月。”
寒灿用余光瞥了一眼窗外,发现蓝色身影已经开始进行测试了,周围的人群稍稍向内靠拢,继续说道“第一卫星‘暗月’质量较小且运行轨道较低,第二卫星‘巨月’质量较大且运行轨道较高。因为暗月太小太近,晚上也在星球被阳面的阴影里,即使在夜间也看不清楚,所以才叫做暗月。而巨月则正好相反。两个月亮有各自的运行轨道,但月份是按照巨月圆缺周期确定的,巨月圆缺是由于永恒星、赛恩斯星、巨月三者位置的相对变化造成的。巨月围绕赛恩斯星的公转轨道是椭圆,约每30天靠近和远离赛恩斯星一次。而暗月则因为小且暗而无法清楚观察到其圆缺。另外,潮汐和巨月也有关系,在新巨月和满巨月时,永恒星和巨月在赛恩斯星的同一边或不同边施加引力场,导致大潮。在弦巨月时,永恒星-赛恩斯星-巨月三星呈直角,永恒星和巨月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部分,则产生低潮。而永恒星-巨月-暗月-赛恩斯星处在一条直线时,且赛恩斯星运行到离永恒星最近距离时,也就是夏天,就会产生特大潮。特大潮每4年才会发生一次,这就是双月节。”
罗教授也知道寒灿一定能回答得出来,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讲课:“寒同学回答得不错,现在我们回到行星起源的问题上来。科学家们推断赛恩星当初受到巨型陨石撞击是有根据的。赛恩斯星原来就是一颗不适合诞生生物的星球,因为现在赛恩斯星地表探测到的金属储量不多,而陨石撞击不仅改变了赛恩斯星球的光照条件而且带来了一些金属、特殊放射性物质和碳基、硅基等化合物。科学家们正是因为赛恩斯表面可观察到的巨型陨石坑和独特的内陷地貌,以及沉积于撞击处土地深层中的金属比其他地方多得多,再加上通过元素谱线分析可以观测到暗月含有相同物质,最后得出了这个结论。”
突然窗外爆发出一阵掌声,寒灿知道,那个人定然是与众不同的,虽然只在远处看过那个人一眼。
“然后呢,赛恩斯星就在混沌中孕育着生命,慢慢形成早期的大气层,经过亿万年进化,从单细胞生物向多细胞生物进化,从水生向陆生进化,而大气和地貌也在生物的不断进化中不断受到改变。可以说,现在的赛恩斯星,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星球上的生物进化共同对整个星球地貌作用而形成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罗教授对寒灿寄予了很大希望,从经常提问寒灿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太不给力了,寒灿又走神了……罗教授有点恨铁不成钢,有点小怒。
看来今天得把小寒留下来做思想工作了,毕竟今年的双月节再过几个月就到了……罗教授心里想着,嘴上仍然不停:“关于生物的诞生和进化我们将在今后的生命结构学中学习。同学们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在课后自己查阅相关资料。
“罗教授显然不是嘴快的老师,无法三下五除二把课讲完,每次总得讲到下课铃的最后一声结束时才住嘴。但上罗教授的课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只要保证一定的出席率,作业就算是抄的,最后的期末考试只要不是太离谱,一般都可以过关。不像其他BT杀手教授,考试稍一不小心,就被狠狠地评个差,补考可是要自己掏钱地。
“最后不得不讲的是,就算是科学发展到如今这个水平,仍然无法解释‘诺曼·斯通‘人种没有具备生物力场效应这一问题。哦,这不是政治话题,今天只是就科学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据考证赛恩斯星上的人类历史,最早有留下遗迹的人类是生活于当时陨石撞击区域不远的人类,也就是现在著名的‘菲尔德·依菲科特‘地区,也就是说菲尔德人是现代人的祖先之一,而菲尔德地区也是人类最著名的发源地,不仅风景秀丽、水上陆上交通便利,还是著名政治经济文化古城。”罗教授仍然慢条斯理的讲着课,似乎不知道时钟的指针已经快要移到下课的时间,台下的学生们听到这个话题后,都打起精神来,有些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但教室里仍然安静,只有罗教授的声音在回荡着。
“嗯,这个星球上,除了诺曼人以外的所有生物都具备生物力场效应,许多科学家针对这个问题也进行过多年的研究,甚至有些人猜测诺曼人不是发源于赛恩斯星的生物,但都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毕竟赛恩斯星特殊的星球力场环境和亿万年前陨石带来的特殊放射性物质,使当时诞生的生物进化出生物力场效应,而生物是无法进行跳跃性进化的,也就是说亿万年来的各种生物之间,在基因构成和基因序列层面或多或少都具有部分相似性,毕竟大家的祖先都是发源于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而诺曼人则不同,他们没有其他生物都有的生物力场器官以及相应的生物力场神经感应结构,但是诺曼人却有比菲尔德人更强壮的身体,更结实的身体结构,而诺曼人的基因则更加强大,诺曼人与菲尔德人通婚的后代都是诺曼人体质。并且诺曼人最早可考证历史最多追溯到五千多年前,而菲尔德人的历史则至少有五万年,但是几千年前留下的文字、图形太少,谁也无法知道远古时期是不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导致诺曼人的遗迹无法保存下来。”
罗教授看了一眼时钟,下课铃还没响起,但却一反常态地停下了讲课,像是在沉思自己说的话,台下的同学们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眼巴巴地盯着教授的嘴唇,盼望着听到“下课”这两个从来没有在下课铃响前说过的字。终于罗教授回过神来:“同学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寒灿同学下课后到办公室来一趟。提前下课吧!”同时下课铃还是响了起来。台下的同学们一下子经历了小高兴和小沮丧的又起又落心情,高兴的是罗教授终于破例提前下课了,沮丧的是下课铃还是来得不是时候。人生就是如此了,有起有落。